来源: www.123ms.com 编辑:一二三美食爱好者 访问手机版
昌都,西藏自治区所辖七地(市)之一,地处横断山脉和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位于西藏东部,处在西藏与四川、青海、云南交界的咽喉部位,是川藏、滇藏公路的必经之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要地。以昌都为中心,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西望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处在商贸往来的枢纽地位,素有“藏东明珠”的美称。
特色小吃:西藏麦片粥、藏乳猪、藏族奶品、藏族酥酪糕、五香青稞粘粑、生肉酱、淹生肝、干肉粉、蜂蜜酥油汤、手抓羊肉、骨髓胶子汤、包子、藏式火锅。
藏族酥酪糕
简介
藏族酥酪糕是西藏自治区的著名糕点,在藏族同胞的家里常用作款待客人的美味点心。而且它本身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能够在品尝美食的同时又滋补身体。
藏族酥酪糕食用起来奶味浓郁,十分受到不同年龄及族群的喜爱,其中还有多种对身体十分有益的材料,例如西藏人参果就是一种纯天然无污染的滋补食品。生长在海拔37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具有温胃补虚、益气生血、生津消脂、通便润肠之功效。据科研表明,人参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种皂甙和黄酮,8种氨基酸,以及特殊的人参果素,能有效提高免疫力、强力健脑、抗疲劳、抗衰老,适用于孕妇、胎儿发育、产后虚弱、小儿生长发育、老人体虚、脾胃肤冷、病后贫血、营养不良者。桃仁别名桃核仁,具有活血祛瘀,痛经,癓瘕痞块,跌扑损伤,润肠通便。用于经闭,肠燥便秘的功效。
做法
将提取过奶油的乳白色淀粉(藏名曲热)凉干,用磨磨成粉末。拌入黄油(奶油)、白糖、人参果(角麻)、葡萄干、桃仁等,做成圆形、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宾至可整块献上,或切成片状。
[!--empirenews.page--]蛋插人参果
简介
原料:鸡蛋14个,煮熟的人参果2钱、盐3克、酥油1两、水搅和豆粉2钱。做法:洗好的人参果在水中煮熟。鸡蛋的蛋清和蛋黄分开,加上盐和水搅豆粉后放在蒸笼中蒸熟。蒸熟的蛋清,蛋黄切成块状、摆在菜碟中,蛋清、蛋黄块上插好人参果。菜锅中再放少许酥油再微火中化成液体后加上少量的水搅豆粉煮至出现沸泡的时候浇在菜碟中的鸡块上,蛋插人参果这道菜做成了。
[!--empirenews.page--]贝母鸡块
简介
原料:鸡胸肉6两、贝母1两、生姜2钱、盐4钱、水搅豆粉2钱、酥油2两。做法:先把贝母浸泡在温水中。把鸡胸肉切成小块用酥油把鸡块炸好,加上盐和生姜,再加贝母和少量水用慢火煨熟,快煨熟的时候加上水搅豆粉烧至片刻可以端上菜碟。以上五道菜的主要原料均为藏区特产,其中有些原料是名贵药材,是滋补良药。藏餐用料精贵、做法简单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是藏区人民喜爱的菜肴,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不断为外地客人所接受、所青睐。
[!--empirenews.page--]藏式面条
简介
藏式面条是西藏藏族自治区拉萨市的特色美食,乍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美味,其实藏式面条的味道,绝对让你大跌眼镜。
面条是中国大地上一度奇葩,基本是处处都有,不过西藏自治区那长年生活在高原环境下的藏族同胞们所发明的藏式面条却格外的与众不同,像中国的南方,面条是一个比一个精细,讲究的是白净透亮,而朴质勤劳的藏族同胞们所食用的面条却偏黄,乍看起来不是那么的美味,其实藏式面条的味道,绝对让你大跌眼镜。
做法
用较浓碱水和面,使之发黄,然后压成面条,煮熟后盛碗,加入适量骨汤、熟菜油、牛(羊)肉丁,拌匀食用。
[!--empirenews.page--]西藏麦片粥
简介
西藏名吃—麦片粥:小麦浸泡后捶扁,晒干,称为麦片。将麦片、人参果、牛(羊)肉丁、奶渣放骨汤中煮熟即成。
营养价值:
此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维生素E、及矿物质,具有养心安神、润肺通肠、补虚养血及促进代谢的功用,是孕妇产后气虚之滋补佳品。燕麦含有丰富的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肠道消化,更好地帮助身体吸收营养物质。膳食纤维可影响人体对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并具有填充、吸水、饱腹感,减少能量的过多摄入。
[!--empirenews.page--]藏族奶品
简介
奶品最普遍的是酸0和奶渣两种。酸0又有两种,一种是奶酪,藏语叫“达雪”,是用提炼过酥油的奶制作的;另一种是没提过酥油的牛奶作的,藏语称“俄雪”。酸0是牛奶经过糖化作用以后的食品,营养更为丰富,也较易消化,适合老人和小孩吃。奶渣是奶提炼酥油后剩下的物质,经烧煮,水份蒸发后,剩下是奶渣。奶渣可以做成奶饼、奶块。在煮牛奶过程中,还可揭起奶皮,藏语叫“比玛”。
奶皮就象豆腐皮一样,好吃又富有营养。奶品是藏族的重要食品,家居或外出,人们都带着它。在零食品种不多的西藏,大人们常把奶渣给小孩当零食。
[!--empirenews.page--]藏乳猪
简介
烤乳猪是西藏当地有名的特色菜,并且是“满汉全席”中的主打菜肴之一。早在西周时此菜已被列为“八珍”之一,那时称为“炮豚”。在南北朝时,贾思勰已把烤乳猪作为一项重要的烹饪技术成果而记载在《齐民要术》中了。他写道:“色同琥珀,又类真金,入口则消,壮若凌雪,含浆膏润,特异凡常也。”一千四百多年前,中国汉族劳动人民烹饪技艺已有这样高深的造诣,实令世人赞叹。
做法
制作原料:
小乳猪一只(3000克),精盐200克,白糖100克,八角粉5克,五香粉10克,南乳25克,芝麻酱25克,白糖50克,蒜5克,生粉25克,汾酒7克,糖水适量。
制作方法:
将净光乳猪从内腔劈开,使猪身呈平板状,然后斩断第三、四条肋骨,取出这个部位的全部排骨和两边扇骨,挖出猪脑,在两旁牙关各斩一刀。
取125克香料匀涂猪内腔,腌30分钟即用铁钩挂起,滴干水分后取下,将除香味料及糖水外的全部调料拌和,匀抹内腔,腌20分钟后叉上,用沸水遍淋猪身使皮绷紧、肉变硬。
将烫好的猪体头朝上放,用排笔扫刷糖水,用木条在内腔撑起猪身,前后腿也各用一条木条横撑开,扎好猪手。
点燃炭火,拨作前后两堆,将猪头和臀部烤成嫣红色后用针扎眼排气,然后将猪身遍刷植物油,将炉炭拨成长条形通烤猪身,同时转动叉位使火候均匀,至猪通身成大红色便成。上席时一般用红绸盖之,厨师当众揭开片皮。